2016年08月22日13:31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路艳霞 点击: 次
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9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继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之后,80后中国女作家郝景芳凭《北京折叠》也获得雨果奖。她是在中短篇小说的竞选单元角逐中,力压名家斯蒂芬·金的《讣告》,最终摘得这个奖项。
获奖感言:不希望小说中所写变成现实
去年刘慈欣首获雨果奖,他并没有出现在颁奖典礼,他说想去领奖但孩子要开学了。但郝景芳这次没有错过,她面带微笑出现在现场,并在获奖感言中说:“对我来说,获奖并不是完全意料之外。实际上,刚才我还在考虑自己去‘雨果奖落选者’派对上的样子。获奖者派对,落选者派对,我都不知道自己更期待哪一个呢。”
郝景芳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科幻作家喜欢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不管好坏,是幸运还是不幸。她笑道,科幻作家还会讨论采取什么战略应对外星人等问题,“他们生活在无数平行宇宙之间。”
关于获奖作品《北京折叠》,郝景芳说,这个小说展现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面对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有一些黑暗,显然并非最好的结果,但也并非最坏:人们没有活活饿死,年轻人没有被大批送上战场,就像现实中经常发生的那样。“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而行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郝景芳表示,看淡这次评选,并一度称只有五分之一的获奖几率。她还称,《北京折叠》的小说影视版权已签给一个韩裔美国人,她由此发现了海外读者和国内读者关注点的不同,“他们会关注机器取代人、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问题等,这在国外也是蛮火热的一个话题。”
写作心路:科幻创作是她的“饮食空气”
郝景芳今年32岁,天津姑娘,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9岁时她看《十万个为什么》,就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高中时代起,她喜欢看《科幻世界》,看刘慈欣的小说,也看阿西莫夫等老牌作家的作品。她说,科幻能给人更多可能性,可以给自己一个离开现实,生活在不同世界中的机会。当然,她也和郭敬明一样有着同样的标签,她是2002年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
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郝景芳从“清华学渣”的低迷中走了出来,尝试着写一些短故事。她曾创作过一篇《遗迹守护者》,假想人类毁灭之后仅存的一个人,在孤独的土地上照看历史遗迹。“那是一个让我自己很有代入感的意象。”郝景芳说,她只是把生活经历中的想象用文字记录下来,写作是她的饮食、空气,她离不开它,但她也无法把吃饭、呼吸作为职业。
和很多科幻作家一样,她也不是专职从事写作。博士毕业后,郝景芳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做经济研究。从开始写作到现在,郝景芳的作品并不多,仅有长篇科幻小说《流浪苍穹》、两本短篇科幻小说集《去远方》和《孤独深处》。此次雨果奖获奖作品《北京折叠》收录在《孤独深处》中。她更多次表达过一个想法:不想为市场写作。
圈内反应:获奖会激励更多年轻人创作
郝景芳获奖的消息传来,科幻圈再次沸腾了。刘慈欣正在上海书展上举行读者见面会,他第一时间表示了祝贺。他认为,这是中国科幻受到世界关注的又一个证明。“美国科幻文学发展到现在,由于读者老化等原因,有渐渐失去活力的迹象,至少不再是科幻的黄金时代。美国科幻界已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的科幻作品。”
《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表示,郝景芳是新一代科幻作家的优秀代表,她的作品风格细腻,又不乏创造性的想象,对现实问题也很关注,这次获奖并不意外。科幻作家王晋康更称赞郝景芳是个人风格很特殊的作家,“她文笔很美,善于营造很特殊的意象,和老一代作家相比,她喜欢现代化、西方式的写作手法,其作品具有隐喻性、特殊的意象。”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科幻作家吴岩并不认为《北京折叠》是郝景芳最好的作品,他觉得她的《弦歌》更好。
科幻作家们认为,郝景芳获奖会对中国科幻发展起到更大推动作用。吴岩说,这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幻创作队伍中,“科幻作家队伍现在尽管已经扩大,但比起读者的需求还差得很远。”王晋康也认为,郝景芳获奖意味着中国科幻作家整体水平已经很可观,年轻科幻作家群已经崛起,陈楸帆、张冉、江波、宝树、夏笳都各有特色,有的思想更成熟,有的文笔更成熟。
尽管如此,吴岩认为,科幻作家的培养是个慢功夫,目前创作力量还严重不够。郝景芳也表示,刘慈欣获奖后,很多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家并没有获得更多关注,中国科幻文学圈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她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关注科幻创作群体,或许这才是中国科幻真正繁荣起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