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16:52 来源:未知 作者:研究室 点击: 次
7月14日下午,“当代生活与我的写作生涯”中外作家交流会在上海市作协大厅举行。远道而来参加“第十四届世界短篇小说大会”的三位外国作家巴拉蒂·慕克吉、任璧莲、翠茜·斯洛特参加了此次座谈,上海作家小白、姚鄂梅、周嘉宁、btr、哥舒意、钱佳楠、吴清缘,华师大教授金衡山、青年评论家张定浩、黄德海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上海作协副主席陈村主持。
来自美国的巴拉蒂·慕克吉说,她从在美国爱荷华首次接触到电视开始就热爱电视,很多创作灵感就来自电视传递的信息,这对她作品中的句子结构有潜在影响,也会让她有新鲜元素运用到小说创作当中。
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去年国际文学周期间便曾来上海交流,她认为曾在中国大学任英语教师的经历是其创作短篇小说很重要的灵感来源。在体验和比较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之后创作了7部书,主题均是围绕文化这个话题。
新西兰作家翠茜·斯洛特则表示能来到中国参加世界短篇小说大会有种圆梦的感觉。她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先写诗,后写散文,最后发现短篇小说更吸引她,因为短篇小说对想象力有很高要求。面对曾受伤的殖民历史,她认为要直面历史,尊重现实,不同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包括当前来自不同国家新移民的文化。这些认知对写作有影响,各种语言文化对作家群体也产生了影响。
小白、姚鄂梅、周嘉宁、btr、哥舒意、钱佳楠、吴清缘、金衡山、张定浩、黄德海也先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7月15日晚,作为“第十四届世界英语短篇小说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第129期思南读书会请到了美国及加拿大作家克拉克.布莱茨(Clark Blaise)、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罗伯特·奥伦·巴特勒(Robert Olen Butler)、华裔美国作家李翊雲,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金衡山,四位嘉宾围绕写作中的全球视角这一主题,分享他们各自的经历与理解。
罗伯特从自己的《奇山飘乡》说起,这是他在越南生活,工作十八年后的感悟。这本书包含17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在讲越南难民在美国的生活,在美国怎么找到自我,怎么生存下来,怎么开创自己的生活。罗伯特认为这些难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民族等等,但他强调,“这些东西都是表面的,似乎是把我们分成了各个类。但实际上它们阐明的是人的共同性,这正是文学艺术要探究的东西,也是所谓全球性的所在。”所以书出版后,越南的难民看完会请他吃饭喝酒,他们要感谢,认为罗伯特没有把这些越南难民看成是美国社会的他者,而是看成美国一部分。这便是“全球性”所在,在罗伯特看来,所谓“全球性”就是从文学角度来探究人性的共同点。
罗伯特还提到了在越南战争中一个很重要的词:“越南化”,他觉得这个词对自己非常贴近,“我在越南人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我,我也成为了越南人。无论我去哪里之后,我都有一种冲动,一种情感和越南人民的风景交织在一起。”而“这次我在上海,参加这么多读者的读书会,我感觉到你们的热情,我也感觉我和你们融为一体。我感觉我成为了上海一部分”。所以他建议“当你去其他国家旅行的时候,可以把自己身份放下来,融入当地的文化。”
罗伯特·奥伦·巴特勒
李翊雲表示自己就是全球化的代表。但“有人问我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还是华裔美国人,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在意。我的背景并不是我写作当中重要的问题,我经常遇到一些人他们可能更多会想到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我的爱人,我的配偶等等,会谈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而当金衡山问起这些逐渐渗透的全球化变化的影响时,李翊雲坦言,纵使世界在飞速发展,人的发展却并不一定是随着世界的发展那样快。“比如说我们十几年前便在读奥斯丁的小说,现在仍然在读。”所以技术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和人性的发展有关的。
李翊雲
克拉克·布莱茨是美国出身,在加拿大长大,对他来说美国和加拿大并不是地理上的区别,而是时间上的区别。他还以用法语和英语写作的感觉为例,强调“作为作家,我认为不一样的不在于地理,而是坚持和心理。”他说自己在加拿大有很多朋友和亲戚,和他们交流起来总是情感上和心理上更多“感受到这两个国家的不同之处。”
克拉克认为,在来自印度的妻子的影响下,他对全球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我出过两本书。一本是讲述美国人在印度生活经历,而另外一本是从印度的角度讲美国的生活,就是印度人到美国来。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对全球化非常好的诠释。”
克拉克·布莱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