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李晓民】征途漫漫忆英魂 大山大水大精神——重走长征路有感

2016年07月13日10:12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李晓民 点击:

历时两年,经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翻过冰雪覆盖的雪山,经过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全部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便是被称作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改变了我们中国命运的长征。

半个多月前,我有幸作为上海作协“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重走长征路第二支队的成员,参加了从贵州遵义至甘肃腊子口一段、为期十天的活动。我们先后参观并走过了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经驻扎过的丙安古镇;红军长征途中走过的镰刀坝大草原、红原县红军长征会师地刷经寺、龙日坝大草原、若尔盖大草原、腊子口战役发生地和纪念馆;后又折返成都,前往甘孜泸定县海螺沟磨西古镇参观红军长征旧址、最后攀登长征时曾牺牲长眠数万战士的大雪山。

我们所行的这条线路,是昔日红军行进最艰难、伤亡最惨重、却也历经重重劫难取得重大转折的阶段。回顾昔日风雨,漫漫征程沧桑。有峭壁悬崖、有乌江天险、有浩浩赤水、有大渡激流……更有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和陡峻崎岖、冰雪覆盖的皑皑雪山。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空袭轰炸、粮食物资的严重短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风俗各异、高海拔地区的高寒缺氧、山区的气候多变……道不完的艰难困苦,数不尽的危机险阻。血肉之躯的红军战士,硬是用自己满腔革命热血和穿着草鞋的双脚一步一步走过这令人想来都心惊胆寒的两万五千里。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英魂的鲜血。

由于活动时间有限,我们只能以现代交通工具和步行结合的方式来重走长征路。因路线长、地点又较为分散,大部分时间颠簸在路上,而且时常在一日之内从挥汗如雨的高温到寒气逼人的严冬。进入高海拔地区,不少队友出现高原反应,胸闷头疼、夜间无法安眠、路上晕车严重。但我们深知,与当年红军战士们所经历的苦难相比,这些不适根本微不足道。我们时刻被红军长征途中坚韧不拔的意志、矢志不渝的忠贞、气壮山歌的英勇、不胜不休的胆魄、万死不辞的悲壮所触动着、震撼着、鼓舞着。

过去听过长征的故事、唱过长征组歌、也看过不少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但都不如此行亲自沿着红军先辈们的足迹、亲临长征现场体悟地更为生动和深切。虽说如今我们所见皆是优美壮丽的风景,然而这正是先烈们以受难和牺牲换来的和谐与安稳。在某些时刻,全身心投入地怀想,我们仿佛能穿越80年历史烟云,闻见当年的滚滚硝烟、听见战场上的隆隆炮声、看见红军战士们坚毅的面容,甚至觉得自己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置身于浩茫泥泞的草地中或者风雪扑面的山路上。虽不能完全设身处地,但我们依然能够依稀感受到当年长征千难万险的不易与悲壮。

毛主席曾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重新认识长征,解读长征,我觉得长征可以指导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两个字——精神。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国精神的动人篇章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在鲜血中凝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守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仅仅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而对于我们文学工作者来说,长征精神应该进一步延伸和具化到对正确价值观和文学观的坚守、以及对文学品质、文学理想、文学精神不懈、极致的追求。

有什么样的道路,就有什么样的行走,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追随长征将士的脚步,走过他们战斗过的大山大水,长征精神将永远引导我们在今后的征途上肩负使命、战胜挑战、勇往直前。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67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