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杨绣丽】追寻信仰与崇高之美

2016年04月30日20:11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杨绣丽 点击:

  时隔72年之后,2014年10月15日,又一次文艺座谈会召开,仿佛又一颗“精神原子弹”一样在中华大地上开花。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又一次震撼人心的“中国巨响”,我个人觉得,这一声巨响,是关于中国情怀、中国味道与中国力量的一次有力导引。

  我第一次听到“精神原子弹”的说法,是为写作《永不褪色--南京路上好八连纪实》一书而去采访时听到的,八连一位老指导员回忆说,1963年,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传遍全国,当时有位将军就说,雷锋和八连的宣传就像两颗“精神原子弹”升起,极大地振奋了民心。

  “南京路上好八连”是1963年命名的英雄连队,家喻户晓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就是以这支连队作为原型,毛泽东主席曾写下杂言诗《八连颂》,其中有这样几句:“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高度赞扬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扭转困难局面的英雄气概。

  这支部队自1949年进城以来,在百年沧桑的南京路上奋进,在霓虹灯下成就人民英雄的光辉形象,完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他们和上海这座城市一起前行,和身边的百姓一起奋进。“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成为人民群众值得信赖的“守护神”,成为战场上能打胜仗的“铁拳”,成为强军梦和强国梦上“军事好,如霹雳”的特战先锋、英雄模范。数十年砺刃之路上,他们让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中国精神熠熠生辉,让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中国军魂熠熠生辉,宣示了人民军队永恒的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讲到:“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我想说,“南京路上好八连”身上所具有的兵味,身上所承载的军魂,就是一种信仰之美、一种崇高之美。

  几十年来,八连谱写出一曲曲英雄壮歌。在采访过程中,我挖掘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1992年,八连主动请缨,义务参战上海“南京东路”改造建设。一个深夜,暴雨如注,协大祥大楼的工地上,八连官兵分成两班轮流上,轮到休息的官兵们则裹着雨衣,背靠居民的房檐一个紧挨着一个睡着了。协大祥公司一位副经理察看工地时发现这一幕,找到指导员,话还没出口,眼泪直往下掉:“指导员,快下命令让战士们进屋吧!”当时在场的黄浦区委一位副书记动情地说:“上海解放时,亲眼见过解放军露宿街头。现在头上都有白发了,想不到我们的解放军还和当年一个样!”八连官兵完成任务,准备回营区了,送行的人们一个个都眼含泪水……

  有一位残疾人胡红根,1976年时还在上小学,从那时开始,八连的战士照顾了他37年。我去采访时,他跟我说:“我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自己虽然瘫痪了,但是比我弟弟还要幸运……”顿了一顿,又动情地说,“没有好八连官兵,我肯定活不到今天!”

  这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不正承载着一种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正是这种崇高的信仰,让八连在强军梦、强国梦的指引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们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最美人物”,他们“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的精神,我相信一定会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今天,打开电视,我们会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好声音》等一个个被冠以“中国”并倍受老百姓欢迎的节目。这说明,中国自身的美好味道,中华民族自身的美好情怀,中国道路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正日渐风生水起,中国梦波澜壮阔的巨大海洋,也正在人民心中涌动着波浪。

  何建明副主席说过:“一个伟大民族崛起过程中所呈现的多元化生活,给予我们文学的客观叙述与精神张扬,提供了无限空间与可能,这是当代世界任何国家所没有的。”如何在今天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大东方、大中华,“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我想,无非就是在充满冲突的时代生活与复杂的公共环境里,格物致知,深入物理,穿透现实的薄膜,开启一次次散发着信仰之美与崇高之美的艺术追寻,使人民的内心情感在当代具备高度冲击波的商业文明中,获得中国情怀、中国味道与中国力量的强大感召,从而张扬起中国梦想的宏阔空间。如同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说的:“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关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这是我们作家的职责,使命,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让文学充满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让文学“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中华民族几千年诗意栖居和在新世纪走向复兴的梦想,必将因此豁然开朗,走向大成。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5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