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解放日报》:第五次上海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举行

2016年01月20日10:29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君娜 点击:

“新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应该重新定位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功能,担当更多国家文化战略任务。”第五次上海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昨天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包亚明,《新民晚报》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朱大建,《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著名导演、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胡雪桦,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郭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平等文艺评论家在会上联系上海文艺创作实际,从“补短板”和“破瓶颈”角度,议论分析上海文艺中有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并就进一步繁荣上海的文艺创作和评论提出真知灼见。

大胆突破创作,不要自我束缚

文艺创作是文艺的立身之本,也是与会评论家最关注的问题。在毛时安看来,思想保守、创作缩手缩脚是当下文艺创作的一大瓶颈。他以金宇澄的小说《繁花》为例,“有些人认为《繁花》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问题,但这部看上去有点问题的作品却恰恰拿下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众多奖项。这个例子应该也激励了当下的文艺界应该充分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创作,不要先自我束缚。我们的文艺曾经很缺钱,但如今钱似乎已不再是问题,就更需要打开创作的空间和天地。你有能力先写出来,作品好才是关键。此外,文艺界自身存在能力问题,一部分艺术家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作能力,跟不上今天的时代发展,也跟不上受众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想象的提高。”朱大建表示:“上海历史上曾是纪实文学的重镇。但一度,上海虚构文学繁荣,非虚构的纪实文化不繁荣,这和上海的地位不相称。”

文艺评论缺乏专业作家制度

评论,是与会评论家最熟悉的创作领域。张定浩指出,当下文艺评论依然不乏有偿评论、人情评论等问题,“一个作家出了本新书,出版机构就会开新书研讨会,请来的评论家当然都是说好话为主。这往往导致一个怪相:私下都说这部作品差,但当面都不说出来”。和“面子评论”相比,张定浩认为,文艺评论自身缺乏专业作家制度,这也是文艺评论的一大瓶颈。“当下有个误区,认为专业作家都是写虚构文学的,评论家不是作家,评论和作家构成对立甚至完全附庸的关系。事实上,评论首先应该是一种写作,评论家也应该首先是作家,优秀的评论文章先是一篇好作品,其次才是观点上的是与否。”

黄平表示:“在许多高校,文艺评论的地位都很尴尬,文学史、文学理论都可以进入课程,但文学评论却进不了。”黄平认为,在以高校学子为主的青年读者中推进文艺评论的接触渠道极有必要,“从新媒体的角度而言,一些文艺评论公众号在青年学子中的到达率比较有效,呼吁加强上海新媒体评论平台建设;从传统渠道而言,面对面的传播最为行之有效。是否可以在学校搭建统一平台,邀请评论家、学者和学生们不定期见面交流。”

一些文艺人才到了院团水土不服

文艺人才是文艺创作繁荣的生产力要素,也是与会评论家们无法回避的核心。胡雪桦表示:“身边很多朋友都希望落户上海,这意味着上海有吸引文艺人才的土壤和环境。上海文艺人才成长迅速,上海影视两节更是成为上海影视人才的集中展示平台。”近年来,上海文艺人才引进策略卓有成效,包括王丽萍、金星等在内的诸多知名文艺工作者落户上海,也为上海带来了更多的优秀作品。

然而,文艺人才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郭宇认为:“文艺的高原很多,但高峰还缺乏。打造高峰,需要人、财、物,尤其是人,我们的领军人物还不多,有一些人文化水平高,但到了院团水土不服,有思想但没有艺术语境。”

包亚明认为:“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文艺繁荣,有大量外来人才的贡献,但那时没有签约制,仅仅因为上海对人才的吸引力所致。相比于那个时代的文艺土壤和容器,现在的上海还有所欠缺。站在一个更广的视野、更新的高度来认识上海文化,就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从低到高、更完整的文艺人才生态链。”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48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