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18:16 来源:《劳动报》 作者:王卫朋 点击: 次
昨天,思南读书会迎来第100期,听遍天南海北、国内国外近300位名家的精彩演讲后,6名荣誉读者成为主角。这张名家眼中的上海城市文化新名片,已经是上海爱书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与优秀作家、优质作品交流互动的新空间。不少忠实读者甚至自发地“布置作业”,将一堂堂“最美的文学赏析课”整理、发散出去,与更多爱书人分享。
避雨迷上了阅读氛围
在读书会现场约200个座位中,67岁的许树建坐在正中央,椅子也是与众不同的红色,他是思南读书会举办至今,评选出的唯一一位“荣誉读者”。
许树建记得,与“思南读书会”结缘,是去年3月的一个周六下午,家住附近的他偶然经过“思南文学之家”,外头下着雨,屋里亮着灯,“那是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诗集的朗诵会。没想到城市里还有这样一个宁静、专心的小天地”,许树建迷上了这个氛围。
这样的一次邂逅,改变了许树德退休生活。“我是‘老三届’,没有机会上大学。现在我很满足,我认为这是很有计划的文学课,‘老师’一周一换,每次都能听到高精尖的内容。”许树德说,自己现在每周都要买书,“先看一遍,等于温习,再听‘老师’解读,更有体会。”
特殊的位置和认真的态度,让许树德与名家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法语翻译家马振骋与他成了挚友,很多名家都留下微信,彼此间常常交流读书心得。
不借助速记真实还原
在昨天的第100期上,由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在思南阅读世界》首发,是思南读书会前70期活动的讲稿精选集,收录了23篇国内外知名作家关于新书分享、文化深度阅读等方面的讲稿。
实际上,在思南读书会推出没多久,一份份“名家讲稿”就开始在民间流传。40岁的白领岑玥从第一期开始就坐在台下,今年的52期她参加了其中的45期。
不仅是听,岑玥还热衷于记。在不借助速记的情况下,她能够把演讲内容真实还原到90%。“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嘉宾和主题、内容都有品质保证”,岑玥说,“我们常说,这是给自己留作业。不太清楚的地方,我还要回家查找资料,附在笔记上面。”
不来这里不算名家
思南读书会脱胎于上海书展的国际文学周。书展结束后,出版局找到黄浦区,希望把作者与读者面对面的活动绵延至平常。
来思南读书会读书的第一位作家是王安忆,“级别最高”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
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汪澜感慨,思南读书会已经获得了国内广泛关注,成为上海城市文化新名片,希望来讲一场的名人非常多,前不久来上海演讲交流的毕飞宇感慨,“来上海,不来思南读书会讲一场,似乎已经不算是名家。”
据了解,“思南读书会”的线下活动已经非常成功,未来或许会推出同样精彩的线上活动,名家的视频、音频经过录制编辑后,有望在社交媒体发布,辐射更大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