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解放日报》:好友知己同道学生共忆草婴

2015年11月03日10:2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点击:

“他心中怀着很大的目标,要把世界文明、俄罗斯文学人道主义精神介绍给中国读者,但他的为人十分低调。”昨天,上海各界送别著名翻译家草婴,苏俄文学研究者、草婴的学生章海陵谈起老师的翻译,“有洋味而无洋腔,文字有张力,读起来亲切,这正是以草婴为代表的老一辈优秀翻译家留给我们的文学财富。”

一个人的翻译马拉松

告别仪式现场,高悬的挽联“译著满寰中,万绪文心映千古;声名满宇内,一生德艺溢双馨”勾勒出草婴一生成就。“他是文学翻译界的一面旗帜。”法语文学翻译家张秋红说。坐着轮椅而来的翻译家吴钧陶说:“我是译文社的编辑,草婴是译者,时常在办公室见面。我搞英文翻译,草婴搞俄语,但他的英语造诣也很高。在翻译家协会,他对身有残疾的翻译界同行,像我、薛范等等都十分关心。其实在‘文革’里,草婴自己也遭了罪,100多斤的水泥压断了他的胸椎骨,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年……”

草婴1941年开始从事翻译,踽踽耕耘至今逾70载,以一人之力翻译了一代文豪托尔斯泰的全部小说,还有肖洛霍夫、莱蒙托夫等人的作品。1987年,草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文学翻译大会上被授予高尔基文学奖,是迄今为止获得该奖项唯一的中国人。2006年,他获得俄罗斯驻沪领事馆颁发的高尔基勋章,这是近一个世纪中俄文化交流以来,俄罗斯方面首次专门为中国作家而设的荣誉。

1977年,经历“文革”的磨难后,54岁的草婴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再拾译笔,将托尔斯泰的全部小说翻译出来,二是接受有关部门的邀请,出任筹备中的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草婴婉拒了后者,此后,在长达20年的“一个人的翻译马拉松”后,他交出了400万字、12卷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上海译文出版社资深编审冯春是草婴译托尔斯泰的见证者,“草婴交到出版社的译稿总是经过誊写,丝毫没有修改痕迹的,他嘱咐我‘尽量提意见’,我也就认认真真对照原文,把我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用铅笔写在译稿上。草婴再取回,核对,用钢笔誊清,拿到校样,草婴还会核对,经过好几个来回,才算完成。光《安娜·卡列尼娜》 的编校就花了整整一年。”冯春回忆,每天上午是草婴雷打不动的“上班”时间——伏案翻译,“我去拜访,通常选在下午。草婴潜心翻译、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今天的翻译工作者是一种示范。”

《草婴著译全集》明年与读者见面

在友人、后辈心目中,草婴平易近人,译品、人品都十分高洁。“我少年时就喜欢苏联文学,上世纪50年代,我只是一名在新疆工厂工作的普通支边青年,自学俄语。通过友人结识草婴先生后,经常能从邮局收到他寄来的各种书刊资料。恢复高考后,我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可以说,草婴先生改变了我一生的道路。”章海陵说。冯春与草婴的结识同样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大三学生,我们组织了一个学习研究小组,将草婴翻译的《拖拉机站站长的总农艺师》作为范本学习研究,草婴先生热情地在家中接待了我们这些大学生。”

“草婴为俄国文学贡献了一辈子,直到今天,俄罗斯文学界仍然十分敬仰他。”定居莫斯科多年的俄国文学翻译家白嗣宏昨天也专程赶到告别式现场,“草婴正直,勤于做学问,对社会和文化发展始终十分关心。上世纪50年代,他翻译肖洛霍夫的《新垦地》,《新垦地》最早译成中文叫《被开垦的处女地》,草婴也找过我商量,谈了他的想法——汉语中,被动语态不常用,另外,‘新垦地’有农民自发开垦的意味,这种细微之处的斟酌能看出草婴的翻译治学态度。”

“20卷《草婴著译全集》将在明年8月上海书展与读者见面。”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透露,《草婴著译全集》包括草婴所有文学翻译作品、他写下的介绍苏俄文学的文章及日记、通信、翻译艺术访谈等,还有草婴评介苏俄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和索尔仁尼琴的文章。

草婴曾说,自己就像一棵小草,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给黄土地增添一份绿意。他有一个愿望,“留一座墓碑,不如留一间书房”,希望将毕生藏书拿出来,建一座“草婴书房”。“9月底我在北京遇到莫言,和他提过草婴家人的想法,莫言说,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可以拿出地方。”曹元勇说,“但我想,草婴先生的书房还是应该留在他长期生活的上海。”在草婴夫人盛天民的设想中,“草婴书房不是一个静止的书房,而是要活的、能用的、能吸引人来对文学和翻译发生兴趣的,可以让孩子看看儿童读物,大人聊聊文学。”昨天在告别仪式上,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汪澜说:“最重要的是‘落地’之处,我们会积极推进,希望早日实现草婴先生和家人的愿望。”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38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