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观察

上海诗坛:生长着的风景

2015年09月02日14:07 来源:未知 作者:杨斌华 点击:

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孕育了百余年海派诗歌的精神传统。上个世纪30年代,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在上海创办了《新诗》月刊,成为当时诗坛最负盛誉的文学期刊。以“新诗”命名的现代诗歌样式一直成为文学中人们用以表达现实情怀与心灵诉求,最具生长性力量的重要文类之一。海派诗歌从来善于从古典诗歌传统中汲取菁华,并集晚唐诗风的婉约、含蓄和朦胧,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互为表里,融汇完善了海派诗人孜孜以求的关怀时世、陶冶自我、追求卓越的艺术重构。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中国社会现实的急剧变化,新诗的发展也产生了强烈的多元的艺术嬗变,从而积聚了新的文学生命力。也许,有的人会强调沉潜前行的当代诗歌创作,获得了更为自由的写作空间,日常性和个人化经验及其文化立场同样标示了一个时代的特性。但是,在晚近年代的诗歌进程中,由于掺杂了过多诗与非诗的因素,并受制于诗歌语言变革的滞缓,多少呈现出颇为芜杂、紊乱的一面。谁也无法否认,诗歌的领地正日益受到现实浪潮的冲刷,为各种庸俗与媚俗的倾向所污染,甚或刻意模仿,把玩形式,却遮蔽不住本就艰涩、干枯的内心世界。当下诗歌的整体影响力已远逊于以往年代。它仿佛是一团微弱的光与火,尽力燃烧,却难以烛照人们的精神星空。事实上,在这个年代的精神文化经受了一番沉寂与低迷之后,当下的诗歌更刻意选择了疏离和冥思,而非呈现与敏悟。有相当一部分诗歌并无直面现实的切肤之痛,业已变得苍白、淡漠,这无疑会遭人冷落,使诗进一步远离了读者的视界,在喧哗的时代失却了宣示的声音,更失却了 富有时代感的诗性魅力与价值。

尚可欣喜的是,上海当下的诗歌创作在复杂多变的时代投影下,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探求,呈现出姿态各异的丰富面目,使这些反映现实生存状态、带有城市特质的诗歌作品多少跨越了一般地域性写作的狭隘樊篱。由朱金晨、李天靖先生主编的《上海诗人三十家》所选的上海诗人的作品,无不凸现出他们在这座城市中热忱的生活渴望与深切的精神省思,勾勒出当代上海诗歌仍具探索活力的风景轮廓,更隐含着一种对上海诗坛的殷切期待,足以振奋我们为诗的未来而前行。

就所选的作品来看,这些年上海诗人的诗艺风格仍然显示出异彩纷呈的特征。有的如优雅的云游者,总是在孤独里回忆和思索,在城市的风中徘徊和出没,用音乐去实现诗歌的节奏,来感受生命对大自然的爱;有的如清醒的诘问者,在昏暗悠长的时空里奔走呼告,以纤敏的感受、富有节 奏感的语言,抒写心海的涟漪,简洁明快,却打动至人的内心深处,激荡起唏嘘与叹息;有的如出尘的歌咏者,思考自然、生存、死亡的意义,或在晴朗的高处辨认人类纷乱的足迹,或在平凡的水杯里研磨一生的哀与愁,奇特的想像、诡谲的意境使其诗歌显得简练而富有韵味;有的如古屋 的漫步者,细细窥探古代诗者的面容,以清冷与潮湿的意象,表达内心郁积的情感与思索;有的如都市的漫游者,用繁富语词切割生活画面,勾画生命跃动的情境,以事写情、以夜造境,以生动的情节、纤细的描写道出人在都市繁华中的孤寂和灵魂的追问;有的如时空的穿越者,在重重的历史与现实的迷雾之间,用奇诡的语像、跳跃的思维、深入浅出地表达出于世界与人生痛彻的思考。上海当代诗人在诗歌写作中以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建构了当下上海诗坛不断生长着的独特风景。

我一直以为,中国新诗追求现代性的意义,本质上就是要丰富现代诗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培育其体认和容纳复杂的现实经验的能力,而不是要把现实背景进行简单化的艺术处理,粗浅直白地告示一种关注当下的现代性冲动。这一点应该无可置疑。而诗歌对现代诗本质的探寻,就是试图要在一方面体认和把握现实经验,寻求诗歌在感受方式和想像方式上的现代性,另一方面能够藉以询唤、应答现实与历史的复杂境遇,融会社会责任和道义,将诗歌的外在形式灵魂化,从而真正实现一种新的感受和想像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上海当代诗歌的写作应该在融汇中西诗歌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既继承汲取,又驱动创新,才可能使之具有恒久的生长活力。我们对上海诗歌创作的未来抱有热切的期冀。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2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