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领导致辞 > 2015上海国际文学周
2015年08月24日09:1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点击: 次
什么是文学温暖?把笔伸向灵魂
鲁迅文学奖得主孙惠芬携新作亮相:“乡村是我的创作深井”
“来到这里我其实有些忐忑,我的写作会受到读者关注吗?”昨天,辽宁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孙惠芬带着新作《后上塘书》来到“思南文学之家”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现场。满场的读者打消了她的忐忑,孙惠芬说:“担心没了,剩下的就是和大家好好交流。”
2009年,孙惠芬起意创作 《后上塘书》,写了2万多字就停了笔。2011年到2013年,她专门回到老家庄河挂职工作生活了两年。“庄河离大连车程只有两个多小时,但城乡之间在地理上近,心理上远。重新回到乡村,我才真正看到当下乡村的主流生活,了解乡村人外在与内在的变革、震荡。每个作家都清楚什么是自己写作的 ‘深井’,这口井能够打出丰沛的水来,乡村就是我的‘深井’。”
《后上塘书》从一桩谋杀案开始:一个两腿泥巴从乡村走出去发了大财的农民刘杰夫,意外发现自己的妻子徐兰在家里被人杀死,种种被掩盖和不可掩盖的秘密一一浮出水面。评论家何向阳认为,《后上塘书》展现了当下农村的现实问题:城镇化改变的不仅是农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改变了乡村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
对此,孙惠芬回应,文学是给存在以合理的解释,写小说正是为了写出人性的繁杂、探索人性的秘密。“什么是文学的温暖?”在《后上塘书》封底,孙惠芬阐述自己的创作观:“我一直以为,阳光照在阳面不算温暖,作家只有把笔伸到灵魂的黑暗处才是真正的温暖。我把故事置于城乡之间,乡村的城市化进程之间,这也是我努力多年用心希望抵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