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领导致辞 > 2015上海国际文学周
2015年08月21日09:13 来源:文汇报 作者:徐璐明 点击: 次
长久以来,在东西方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相互的想象。东方不仅仅是一个西方视野下的东方,这已经成为常识。那么,不同的文化之间有没有对话的可能?东西方文化有没有互相理解的可能?昨天下午,20多位来自国际文坛各个领域的学者、作家齐聚一堂,在2015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东方”这个宏大的议题下,从各自的生活、文学经验出发,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遇,寻找一种新的基础和叙述方式。
德国汉学家米歇尔·康·阿克曼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曾把中国作家张洁、刘震云、王朔等作家的作品翻译成德语,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他从思想史的角度尖锐地指出,“东西方”并不是一种地理的概念,而是西方发明的一种叙述方式。从启蒙运动开始,在西方人的头脑中,“东方”一直代表着一种幻想。从19世纪开始,“东方”成为非理性思考的代表,变成一个神秘主义的故乡。
与会学者认为,这样片面地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概括成“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显然是一种误读。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商家最新推出的一款巧克力上,还印着“艺妓”两个字,而严歌苓的《赴宴者》在英美国家出版时,书的封面变成了一个裸女。学者应雁用这两个例子说明,长久以来,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误读,仍像“幽灵”一般在西方社会游荡。阿克曼说:“我认为是时候离开‘东西方’这种叙述方式了。”
在巨大全球化漩涡里,任何人要面对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主流和非主流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来自宝岛台湾的小说家刘梓洁的成名作《父后七日》来源于她的亲身经历,描述的恰好是这样一个话题。在父亲去世后,已经在台北学习生活了十几年的她回到出生的乡村,刘梓洁惊异地发现,古老的繁文缛节还完整地保存在这个小村里,她一边以一个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的眼光好奇地看着那些让她目眩神迷的仪式,一边还要面对失去父亲的巨大伤痛。
不过,也有与会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在作家路内看来,在如今的世界,东西方的轮廓都已经非常模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不同文化激荡、交汇,而这个过程中,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尤为明显。“在东方急遽裂变的身体里,本身就有着东方和西方,我想在这过程中,也许会重塑出一个多元化的东方,而不仅仅是东与西的二元世界。”这种重塑,是不可能离开文学的。
“通过文学的叙事方式,东西方之间的情感是可以互通的,并最终超越人类之间的误读。”路内说。
(原文载于《文汇报》201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