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0日11:39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剑虹 点击: 次
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昨天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美国、英国、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和学者们围绕“在东方”这个主题各抒己见。“在东方”是一个富有思索意味和时代特征的话题。长久以来,在东西方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相互的想象。东方和西方,互为他者,互为镜像,这漫长交往和渗透的历史中的种种解读与散射。
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金宇澄表示:“《红楼梦》里面林黛玉讲,‘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我觉得这真实在是两种风,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方向,我觉得东西之间永远是一种对照不是一种融合。”
汲取前人作品中养分
澳大利亚诗人,小说家格兰特·考德威尔说,自己成长的地方是在西方,前三十年自己是信基督教的。在他30岁的时候,接触到的包括老子、庄子一些东方的哲学家,包括日本一些哲学家,“我之后发现日本很多文化也是受到老子的影响,还包括一些诗人,像李白。这些帮助我去理解什么是真实,也让我定下心来,我不再那么茫然,不再那么困惑。
中国画家、作家陈丹青提起自己最早读完的小说是12岁时读的译本小说——英国的《流浪儿》,“在民国时候翻译的,我哭得一塌糊涂,所以这本身就是非常错位的一件事情。我更想强调的是我对这种错位和不了解越来越有兴趣,这不光是东方和西方之间的问题,似乎也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之间的问题。”
“根植”于自己的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金衡山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追求跟世界同步,以上海为例,上海是最同步的地方。”越是同步,越是会讲“在东方”这样主题的含义。“就是我们要有我们的根,要有我们自己的文化,要保持我们自己的特色。”
作家金宇澄,在谈到当下我国小说越来越向西方趋同化的现象时表示:西方叙事是注重内心,是一种探究,会一直探究注重内心,简单地说可能和他无穷无尽的忏悔有关。但是中国则是习惯了简单简洁的外在的,一旦到了非常复杂的内容,可能就会又转向空灵了。比如西方小说它允许单写一个人,就写它一个人,但是中国的旧小说里边有很多人,西餐就是一个人吃的,就是独一份,就是自己吃。中国人是大圆桌子吃饭,每个菜都是公共的。“所以我自己个人觉得无论世道怎么变,中国饭和西餐都是不一样的,是无法融合的一个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