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7日10:18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夏琦 点击: 次
“我可以坦白地告诉你,就在炸弹和机关枪的不断的威胁中我还看见未来的黎明的曙光。我相信这黎明的新时代是一定会到来的。我们在这抗战中的巨大的牺牲便是建造新的巨厦的基石。”昨天,“火——巴金的抗战岁月”图片文献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一面红墙上刻着巴金《写给读者(《烽火》)》中的这段文字,让很多观众驻足、默念。
本次展览以“火”为名,因为“火”对抗战中的巴金有着特殊含义。巴金著名的“抗战三部曲”以“火”命名,他也曾写过同名的散文,编辑过著名抗日爱国期刊《烽火》(见图),他的抗战作品无不浸染着战火中燃烧的激情和不灭的意志。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开始了一路流亡的过程,炮火纷飞的岁月里,他的笔却从未停止。他一直奋斗在日军炮火笼罩的抗战前沿,写文章、编刊物,以如椽笔力记录日军的罪行和民众的苦难,鼓舞千万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使人们直面灾难,坚定信念。
展览共分三个篇章,分别为“印象——一个作家笔下的抗战岁月”、“收获——一个文化人的工作实绩”、“坚守——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
“印象”篇以巴金在抗战时期辗转迁移的时间为轴,精心截取描写战时生活点滴的文字,辅以当时当地的历史图片、版画等艺术创作,形成一个个丰富而真实的历史断面:上海沦陷、广州大轰炸、桂林大火……
“收获”篇聚焦于作家巴金为抗战所努力工作的成果,如《火》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小说创作,《西班牙的血》《迟开的蔷薇》《父与子》《处女地》等作品翻译,《呐喊》《烽火》《文丛》等刊物编辑。在《烽火小丛书》卷前语中,巴金写道:“这本小刊物的印成,虽然对抗战伟业没有什么贡献,但它也可以作为对敌人暴力的一个答复:我们的文化是任何暴力所不能摧毁的,我们广大的肥沃的土地到处都埋着种子,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土地和人民永远存在。”
将目光自巴金放眼整个文化界,“坚守”篇描述一代知识分子的抗战实绩和爱国精神,以他们的抗战生平、抗战思想、战时作品、与巴金交往故事等元素组合成一幅抗战作家群像图:茅盾、冰心、沈从文、李健吾、曹禺、萧乾以及在战争时期失去生命的蔡元培、陈独秀、郁达夫、萧红、鲁彦等。
本次展览将免费开放到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