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08日13:1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点击: 次
“哪里是门可罗雀,一只雀都没有!”刚刚结束的2015美国书展上,中国作家签售现场乏人问津的新闻在国内引起不小波澜,苏童的这句玩笑话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前天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文学报·新批评》研讨会上,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莉认为:“门可罗雀”其实包含着媒体、社会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和作家的焦虑性想象。“焦虑”也成为当天众多与会评论家讨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关键词。
写作者渴望被关注
“从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渴望开始,媒体、社会对中国文学的焦虑就一直存在。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焦虑引发了很多写作者的内在焦虑,包括如何炫耀自己在世界文学版图的影响力、读者数量、作家富豪榜排名等。”在张莉看来,作家不应该仅仅是焦虑症的见证人和记录者,更应发掘人们被焦虑所控制的原因:“很多作家热衷于用网络语言写作,或是所谓记录时代的疯狂,但作家还应该看到表象背后的东西。就像卡夫卡所说,写作必须是砸破冰封深海的一把斧子,而我们如今的写作往往只见深海,没有斧子。被焦虑所控制,成为当代写作隐藏着的巨大危机。”
焦虑源于外界压迫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表示,中国文学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外界的压迫,“过去我们不谈‘中国文学’这一概念,评论家讨论的就是自己喜欢的文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谈‘如何把中国文学抓起来’。这种‘中国文学’的概念其实是外界的力量逼迫出的。尤其是近几年,基于这种概念的焦虑也越来越严重。”
“我们谈论世界文学的概念时,恰恰将中国文学放在筐外,这才产生了中国文学与世界的‘接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陈树才说,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放到同一条轨道上,这条轨道便是翻译,“但评论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长期以来没有摆脱翻译和创作之间的焦虑,即中和外之间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实际上,‘越是翻译的,越是世界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与翻译有很大关系。文学评论应该对翻译有更深的研究和关注,才能更好理解中国文学的焦虑。”
写作需心有所“安”
“中国文学的焦虑有几方面,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焦虑,批评家扩大自己影响的焦虑,乃至小说中的人物也有焦虑,往往是焦虑房子、车子,以及如何获得更好的生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表示,写作者只有心有所“安”才能放下焦虑,“当代文学最致命的问题就是物质主义成为参照体系,我们一边谴责它,一边不自觉地成为它的牺牲品。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更重要的东西?是不是能够把这些东西写下来,让自己感动,又让读者感动?这是当代文学要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