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烨(著名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发言:
参加上海青创会收获很大。
上海青年作家队伍的实力、活力在今天得到最好的证明,上海和很多省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很多省市50、60后作家很多,70后作家还可以,80、90后作家就非常稀少。而上海是70后、80后、90后队伍非常雄壮。这就预示着上海文学发展的前景和后劲,过三五年就可以看出效果,这是非常好的财富。什么是文学的财富?就是人才,有这么多文学作家聚集在一起。我参加过西安的青年作家会,他们是中青年作家一个班,几乎没有80后作家,都是以60后和70后为主,我认为这不行,必须要有80后作家,毕竟现在90后作家都开始出现了。在其他省找80后作者就很困难,但是现在我们这里有很多,这笔财富对上海而言是非常宝贵的,是别的地方不能比的财富。
今天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从每个人发言中能够看出他的想法。这是一个结合了个人创作、个人视角的想法;同时也有个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和他所置身这个城市的特点。所以我对上海文学今后的发展抱有很大的期待,有时候文化的发展需要靠创作和批评两轮的驱动和互动的,上海拥有这样一群80后批评家是非常难得的。
当然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现在80后的批评家对同代人的关注还是不够的,就是他们的兴趣点、知识结构来看,更多的接近于父辈、长辈、老师辈。我觉得更应该体现出他们的特点,同时又要针对他们所面对的,去好好解读同代人的创作。因为在我看来80后的创作,不仅仅是80后写作本身,其实还是这个时代演变的最好的样本,这个时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80后的写作,可以看出一代人写法、姿态、观念的不同,同时他们能受欢迎,说明他们的读者群是一样的,也表现了这代人整体是另一种观念和趣味,再跟我们相区别。现在的文学和过去最大的区别是,过去文学相对单纯,现在的文学越来越混叙。我觉得80后、90后对这个时代能作出非常好的解读。
总体来看,上海无论在创作还是研究方面,都是非常好的资源和对象。可以说80后棋手级的作家在上海,而70后写作的主将也在上海,并且在座的还有90后作家。今天再次证明上海的青年作家真是前途无量。
我跟踪80后作家,一开始是不自觉的,从不自觉到自觉有十多年了, 98年我做了一本书,是许佳的《我爱阳光》,这个孩子当时是上海的中学生,他在中学生时期写完了这个作品,98年出版。之后我们在北京见过面,他用一种很不屑的口气,不知他从哪来的对我们这些人--他的父辈有很多不满,他说你们那些人很虚假,把极左和政治连在一起,你们怎么对政治那么感兴趣,我感到不能理解。我听后很震惊,后来跟他解释,我说你不了解,那时候热衷于政治,对我们而言也是不虚假的;我说那时候我们为了表现好要入党,找好人好事找不到,就想把谁推下河去,然后拉上来,到山上放一把火,然后自己再灭火。当时这个孩子的作品和与他的对话,给我很大的刺激,他们这代人有自己的看法,对于政治这样东西是排斥的。
03年的时候,北京开了一个青年文学座谈会,我在那个会议上第一次看见郭敬明,第一次看的时候还不敢认,因为头发很长,手上戴个戒指,在我旁边,从那之后开始和他认识,同他也吃了一次饭。06年,我在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做《80后现状和未来》,被韩寒看见,后来发了一篇驳文《文坛是个屁》。后来我思考,这几次跟文学或者跟80后作家的接触是有一种神秘的勾连,也可以看出在这过程中是既受累,也受惠,通过这样的接触使我们更好的,因为我们原来总认为年轻人是需要引导的,我们总是比你们成熟,后来受到了刺激以后,思想开始改变。一开始我认为你们那个不叫文学,当时有一句话:你们走上了市场,没有走上文坛,别以为出了两本书,卖得不错,就以为是作家了,我认为这个作家有门槛,有指标的。
现在我的看法是,不能说它不是文学,它可能不是我们传统的文学,或者不是严肃意义上的文学,可能是市场化的,或者青春化的,但是它也是文学。用今天的观点看,可能不是好的文学。这几年在和他们接触中,一开始会与80后作家接触得多,之后会更多的了解他们。对传统不理解的80后,我很着急。比如我有一个哥们说,80后那些小屁孩,你成天替他们说话有什么意义,我觉得不是,还是不要小看他们,因为他们作为一代人毕竟是要上来的,他们必定会带着这一代的特色。在接触过程中,确实感到他们有属于他们的锐气和才气,但是确实也有他们的问题。同很多专家聊的时候,发现他们几乎没有对当代文学的阅读积累,我经常问一些作家,我说你喜欢哪些当代作家?好几次,他们就说当代还有我值得看的作品吗?就是非常不屑的回答。
刚才永新说他们想要80后的作品上文章。有一个杂志约我,说今年第一期开始,为他们做一个80后的专栏,我先后约了十个人,作品来了以后没有一篇能够选上,就用我的标准看,哪怕把我的尺度放宽也选不上,我觉得他们在语言到编制故事能力上确实不行。
我现在再想,他们确实有自己的长处,但短处也很明显。我认为80后通过阅读,包括更加注重个人的人生体验,而不是把创作主要建立在书本知识基础上,在我看来这对于80后来说非常重要。一代人都有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留下的自己的经典作品,现在80后的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作品,我觉得很难找到或者几乎很少或者没有,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80后总体状态是很分化的。有一次我到天津,当时我说希望你们靠近传统,不要过于游戏,突然有一个90后站起来说:我游戏文学犯法吗?我对文学就这么看,我就愿意这么游戏,难道不可以吗?当时我们就楞住了,因为那个观念和我们完全不同,无法跟他对话下去。我是觉得一定要在和别人的接触中、碰撞中相互取长补短。可能我们对于商业性、游戏性有一些排拒,80后对这个就比较驾轻就熟,容易接纳。但还是要考虑,我们管理文学经验的看法和期望有没有合理性,从长远看有没有可以继续的一些地方。我觉得就要通过这种交流、碰撞来相互改变。现在我们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确实在文学里面持不同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要有一种多元环境、多元共存的态度,但是在这里我们确实还存在着怎样互相启发和促进不断改变的问题。
上海有这么多作家,作协也很重视。我希望把作家个人的很好的素质、造诣变成写作,变成群体性,变成上海文学,每个人都很好,但是整体上看合力不够,我觉得在这个方面上海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