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三、传播与写作:新传播方式下的写作形态发言提纲
2014年05月16日   上海作家网   主持人:郜元宝

青年作家薛舒:

我认为,严肃文学虽然是少数人的需求,但它依然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文学形式。网络写作与网络文学的盛行是这一个特定时代的需求,但并不能因此而判断严肃文学和传统纸质文字就会消失。也许这个世界上,就要有那么一些少数人,去坚守和创造一些少数人认为重要的东西。少数,并不代表不重要,少数只能说明稀有,世上有一些稀有的物质或者精神,恰是人类最为需要的极其宝贵的东西。新传播只是一种途径和方式,我觉得,严肃文学也能以新传播的方式让更多读者领略和阅读到。但似乎,"效益"的诉求让新传播方式只接受畅销的东西,严肃文学原本就存在的"不畅销"特点,让新传播远离它。

青年作家滕肖澜:

毫无疑问,新传媒时代下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正在冲击着传统文学。一是字数少,哪怕是短篇小说,微博、微信的字数也要比它少得多,更易于阅读与传播。二是信息更贴近当下与现实,而且可以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上操作,更满足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深度阅读与浅层阅读。写作者是否要迎合读者的这种新式阅读习惯?我认为是不。改变了,不见就会满意,而且会丧失自己。

青年作家走走:

非虚构与虚构的界限是否可以泛化?是否可以借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史景迁的《王氏之死》,打破传统小说与历史、哲学等等的疆界?非虚构,是不是也可以以小说的艺术魅力写出新的样式的“人物传记”?这样的好处是,作品既可以呈现历史与现实的厚重,也可以顾及诗一般的抒情性。另外,形式上用类型小说的新意,是否也可以打破阅读群体的局限?这其实涉及另一个问题:在今天,语言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一面镜子,再以透明、平滑、富有光泽的表面,已经不足以展现这个世界的真相。所以,非虚构只是一种路径,试图通过文字的线头(它们的排列组合、它们的交织缠绵)引领读者走向另一个独立的、有待破译和解码的世界,走向外在于、却又关联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文学空间”。

青年作家徐敏霞:

非虚构写作:相比小说以虚构为主的“曲折”创作方式,新传播方式的诞生孕育了新的阅读方式。读者更需要通过阅读来尽可能多地了解世界,开阔自己的阅历(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思想上)、非虚构写作的“现场感”能够给读者带来这种现实“穿越”。非虚构写作者需要放下成见,用平视的姿态去客观梳理、还原写作对象,避免因为话语权在握而制造出另一种成见;但又要对写作对象有感情,文字不是医生手里的手术刀,是有温度的,如《舌尖上的中国2》总导演陈晓卿所说,“和他们是朋友”。非虚构的终极目的是形成不同生存处境里的人的沟通,而不是新的阻隔。

青年作家甫跃辉:

我写小说,只是为了把这东西写出来,不吐不快,有没有人看无所谓。这么说,听起来矫情。但我觉得,没想给人看和想发表想出版并不矛盾。真正让我意识到,写出一个东西,是要给人看的,是微博。我在微博上瞎说,同时也弄了两个小的写作系列,姑且叫做"看见"和"梦见"吧。顾名思义,看见,写的是我生活中看见的小片段小故事;梦见,写的是我的梦。微博限定在一百四十个字内,首要的要求就是简洁。要把一件事或者一个梦写出来,并非易事。我总是写了又删,删了又写,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的写作变得简洁。同时,因为我写出来的好多梦,都会有朋友留言,说可以写成小说,我才留意起来,哦,这是可以写成小说的啊。

青年作家张怡微:

小说归根到底还是要面对读者。Andrew Schonebaum的《虚构的医药:中国小说的疗效》将晚明的小说阅读放在流行出版品的脉络之下加以理解,他认为,晚明以后,小说成为双重形态的虚构药剂,一方面能够治疗善读的读者,另一方面则制造出它本身所要治疗的疾病,并且扮演医学书籍的角色,提供读者关于疾病与治疗的详细描述。这就是新兴出版技术文化对于写作的具体影响:它创造出一种病,并去治疗它。本质上都是围绕着文本。由文本生由文本灭。传播之于读者培养无疑是一种刺激。但内容的本质、文学的本质并不会因为载体的变化而产生颠覆。

青年作家血红:

网络社会、智能机社会大背景下,高节奏的生活,注定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巨大的变化。读者的阅读更偏重娱乐性,更注重第一眼印象,更喜欢和自身环境、自身经历相似的题材(都市爱情类,宫斗言情类),或者就是和自身迥然相异的,幻想程度更大的题材(仙侠、玄幻类)。更加便利的阅读模式,逼迫作者必须保持'读者粘着力',即通过每日的更新,每日的看点,不断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进而形成滚雪球的效果,吸引更多的新读者加入。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更加直接,更加面对面。或者说,作者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读者的生活,而读者的任何一句评论,都直接影响作者的创作情绪。网络带来的就是双向的交流,双向的影响。

青年评论家傅小平:

自有报刊杂志发行开始,就有了专栏写作。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以后,对专栏写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我自己的了解,目前专栏,居多还是呈现在纸面媒体上,然后由网络转载扩大影响,一些更为优质的专栏,则结集成书出版。当然随着纸媒的衰落,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将来会更多出现,那种直接上传到网上,不需要经过特定编辑过程的专栏写作。

总体来看,在当下,专栏写作有其积极意义,它较好适应了时代的需求。一方面,它打破了体系的框框,释放出一些思想活力。另一方面,专栏较之微博、微信,有更大的篇幅,能容纳更多内容。

当然必须看到的问题是,对于眼下很多专栏写作者来说,读者就是上帝。很多专栏写作或多或少都在娱乐读者、迎合读者。

如果只是停留在娱乐化这一点上,专栏写作又怎么和微博、微信的段子体写作竞争?也就是说,新媒体时代,当读者有更多渠道接触各种资讯,读者的诉求也因此更趋多元后,实际上对专栏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栏作家要在思想表达与市场诉求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好的专栏作者,在任何一个层面,都能传达给读者自己的思考。

只有那种能对生活里的现象、观念进行反思和思考的专栏写作,才称得上是一种真正有效的写作。而新媒体时代,各种现象、观念层出不穷,快速切换,尤其需要时代的观察者加以辨别,告知真相。以此看,这种有效的专栏写作大有可为。

青年评论家项静:

人惟求旧,器惟求新。但没有哪个时代的青年像今天这样与网络新媒体的关系如此亲密共处,无可逃避。新媒体对这一代人来说,从来就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播工具和平台,而是塑造并组成他们生命、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青春与成长跟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而写作的成熟期又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契合。可以说网络既是生命空间,也是群体精神的栖息地,还是进行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共同体"。这个空间的存在使青年文学获得了一些新的气象,以严肃文学作家为例,会发现50后、60后的作家差不多是全能型的作家,散文小说和理论兼而有之的作家颇为壮观,而70后小说家纯粹的小说家比较多,小说家兼写散文和理论文字的反而比较少。而到80后作家又出现了文体之间消弭界限的痕迹,这多少得益于网络时代开启的空间对个人的要求,也打开了自我伸展的触角。

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便捷的交流阅读模式,带来的写作体验,即刻阅读、反馈的创作与传统媒体再次加工成电子形式的传阅形式,使得作家个人的传播能力得到强化和扩张,在此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不同的阅读群体和文学风格,无论作家有没有意识到,都会在无形中强化作家的读者意识和自我暗示,并且走在一条不断规约的路上。新媒介除了日常生活的互动性,也在继续深入个人生活空间的阅读、思考和写作,著名微博《右边》后更名给《记载人生》,它们的宣言就是"生活充满偏见,和对的人在一起","对的人"可能是对读者的族群认同最简单直接的概括。与传统媒体的论战、网络大战不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写作,很少涉及尖锐的议题和观点,和对的人的共享某种精神,分享某种情感,至于和对的人在一起之后,再要做什么,好像目前的文学呈现还没有给出更多提示。

青年评论家石剑锋:

我只想讨论一个问题,社交媒体一代,他们如何去阅读文学?我们这些写作者、评论者、阅读者,我们的阅读方式,我们的信息接受方式,我们的产品营销方式,慢慢地受到媒体、互联网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影响。我们这些人,可能还不会让社交媒体阅读替代书本阅读(这里的书本包括纸质书和电子书,甚至网页内容),但是,我们的孩子们,他们成长的整个历程将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或者将来什么媒体,总之,他们的阅读方式和信息接受方式将是迥异于我们的。我们可以要求或希望我们的孩子像我们一样成长,但是大部分普通人家庭不是这样。可能在三四年内,他们的课本也会被电子媒介替代,那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书本阅读是次要的,不重要的,他们的信息接受方式,他们的阅读方式迥异于我们在场所有人。那么,他们长大后,我们这里所有人还在写作,他们还会读我们吗?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写作方式就是要为未来的阅读方式做好准备,我们没有必要做好准备,也不需要做好准备,我的意思是说,这可能是会打开写作新的可能性,写作方式、写作结构甚至思考方式。是否有这种可能性。

青年评论家李伟长:

想知道一万个读者在想什么?搞清楚他们的阅读口味分布情况?判断一篇文学作品大概能讨多少读者喜欢?那些浸淫编辑行业数十年的老手们,可以轻易判定某篇小说是好作品,但至于说清楚这些,也只能谨慎地加以预估。毕竟,传统的文学编辑,可不是股票分析师,他们还没有习惯,或者进一步可能还不具备能力,去收集、阅读和分析这些数据。幸好,大数据时代来了。别说这些要求,就算给不同的读者推送不同的内容都是可能的。前提是,文学编辑们有一颗热爱大数据的心。大数据的来临,对文学的出版和阅读意味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是两条重要分支。数字出版的核心是版权,围绕版权做文章,购买版权,制造版权,开发版权,实现版权多种经营的可能。数字阅读则以用户为重心,为用户服务,强化用户体验,增加用户黏着度,从中实现经济收益。那在大数据环境下,作为文学重要载体的刊物,能够在数字出版领域做什么?

青年评论家张永禄:

微信时代写作与传播的新状态,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文学的网络化、市场化、类型化已经由趋势变成事实。随着网络技术与商业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特别是以微信为代表的微生活时代的到来,使得如上文学在网络上、市场化和类型化事实的基础上出现进一步强化,有了新的状态(或者说是微信文学是网络文学从网络到手机再到微信发展的三阶段)。具体说来:

一是创作从类型化进一步发展到"私人定制"。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化、读者的分层化、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小说的创作的类型化,进一步推进,微信时代实现了写手和读者的直接对接,根据既定圈子读者的胃口和兴趣需要的"私人定制"创作出现,读者和创作者在微信圈内实现了预订与出售的"精准送达"。

二是阅读与传播途径的市场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到"淘宝购物模式"。由于微信阅读的便捷性优于电脑阅读,加上微信账号、会员制、支付宝、财付通等商业运作模式在文学上使用和推广,写手慢慢脱离盛大等传统网络文学产业链模式,走单飞的产销一体化,开创类似淘宝购物消费的个体性的自媒体运营模式。文学商品化色彩更加浓厚,品牌化运营、项目式运营、市场化策略、系列化运作趋势明显。

三是写作的文学性向泛文学化转化趋势明显。文学的文体意识进一步淡化,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模糊,文学与新闻的差别减小,原创减弱,模仿写作、戏虐化风格明显。

微信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在改变今日的文学和文学写手,如上大体的新状态是描述,不带有价值判断。它们最终会不会变成事实,还需要时间沉淀,或许它们也不过如微博一般过眼烟云。文学的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网络化、市场化大体是不会变的。

青年作家吴清缘:

付费网络小说仍旧延续着其起点低、内容通俗化且同质化的特点,文学性较差;豆瓣阅读现在做的并不成熟,但或许将会成为未来纯文学以及优质文学从纸媒演变至新媒体的主流形式,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单一的短篇小说,都能通过网络直接付费的方式进行阅读,降低了纯文学阅读的门槛,由此,"网络小说"的定义将会得到泛化,只要是能在网络上发表的小说,都能称之为网络小说;APP推送也将成为传统纸媒杂志的一个出路;门户网站专栏,譬如大家专栏,以高稿费吸引名家,是高端文化品牌的一个尝试。

新媒体的崛起或许将会改变现在的出版格局,并且将带来日益严重的盗版侵权,这都是在变革时期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种种挑战,但是无论媒体的形式如何演变,对于小说作者而言,他们的工作仍旧是用更好的语言写出更好的故事,而相对于过去的作者,年轻的小说家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今时代变化的速度快于过去任何一个时代,小说家如何能把握时代的脉搏,甚至具有超前的预见,将决定小说思想的深度与力度,以及小说家的未来。

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提纲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09802号-1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21-5404717575

Baidu
map